Color wheel/Color Rules?

project037

Feodor Voronov-insurgent
     理論上來說配色的確是具備調和的準則,那是可以去依循規則的,譬如說依照色相環Color wheel的原理。色相環主要是由原色primary hues),二次色secondary hues)和三次色tertiary hues)組合而成。色相環中的三原色(P)是紅、黄、藍色,在環中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二次色(S)是由其中2個原色等比例去混合而成的橙、紫、綠色,處在三原色之間,形成另一個等邊三角形。原色與二次色在等比例混合成紅橙、黄橙、黄綠、藍綠、藍紫和紅紫六色爲三次色(T)。井然有序的色相環讓使用的人能清楚地看出色彩平衡、調和後的結果。
        在色相環中依彼此相隔的數位或者相隔的角度產生的配色會因應出不同的關係,分調和與強烈2大類。調和對比中,與色相環中相鄰的(S)與(T)色相距離大約30度左右為1.弱對比類型,如紅橙與橙與黃橙色等,效果感覺柔和、和諧、雅緻、文靜,但也感覺單調、模糊、乏味、無力,必須調節明度差來加強效果;而色相距離約60度左右,為2.較弱對比類型,如紅與黃橙色等,效果較豐富、活潑,但又不失統一、雅緻、和諧的感覺;色相對比距離約90度左右,為3.中對比類型,如黃與綠色等,效果明快、活潑、飽滿、使人興奮,感覺有興趣,對比既有相當力度,但又不失調和之感。強烈對比中,距離約120度左右,為4.強對比類型,如黃綠與紅紫色等,效果強烈、醒目、有力、活潑、豐富,但也不易統一而感雜亂、刺激、造成視覺疲勞,一般需要採用多種調和手段來改善對比效果;距離180度,為5.極端對比類型又稱互補色,如紅與藍綠、黃與藍紫色等,效果強烈、眩目、響亮、極有力,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幼稚、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協調等感覺。(以上感覺認知是參考中文百科在線-色彩對比的基本類型,非本人觀點)
可以記下色相環,算角度來參考一下配色
  上面的描述僅供參考,對我而言,那些原則就好像用於考試一般的理論,但我深信每個人對於色彩的感知都是具有自己心理層面上不同意義的,譬如我從不覺得互補色讓我感到不安定,反而很開心,從彩色襪問卷中,也有人覺得紅色是代表舒服等等。我從不認為每個顏色要常被統計出大概的心理狀態而被制約,羅凱老師有篇文章曾提及colourlovers針對百大企業用色調查,發現紅色與藍色竟主宰這些品牌的用色,也間歇我們不斷生活在這兩色之中紅色的M藍色的FB.這些企業主要也是受到了顏色主觀象徵意義所趨這樣的結果不論好壞,在我看來,都因太過趨近統一而讓人感到乏味。如果想要學習配色,在我閱讀過的書籍中,我首先會推薦內田廣由紀的「跟著大師學配色,這是本很有趣的書,從你看過的名畫中去分析為何這畫作要使用那些顏色去呈現,米勒和馬蒂斯因為想表達甚麼所以使用顏色如此不同,所敘述的理論也非以色相環的方式去一板一眼地配色,而你可以因為喜愛的畫中去發掘自己傾向與擅長的配色。
這裡有我選出我喜歡三種不同畫法的色相環可挑選
  在伊達千代所著作「色彩的準則」中,一開始我誤以為是一板一眼的書,但在第三章產生了一些變化,提及在配色準則中配出來的顏色固然美麗,但也少了點驚艷的感覺,所以有些設計師是會以色相環中等邊三角形為選色基本,但這個等邊三角形會開始稍微傾斜,製造比一般多點的不安感使顏色跳脫來別於坊間一般的作品。如果以彩色襪或彩色蛋logo的三種配色來說,我都會刻意去跳脫原本的基準去配色,也許其中2色協調是為了讓第三色突出等,也許並非能受到大眾喜愛,但那的確是擁有不同的趣味性的,也因為本身襪子就不按常理出牌,每個人去解讀搭配就會有不同的方式。拿服裝來說,為何有些人穿著的顏色就感覺比較時尚比一般人突出,其中一個關鍵要素絕對是他身上有一些跳脫一般人慣用的安全色之外的特別色,也並非說他一定要穿得很古怪或螢光色,但他就是能夠控制住那些顏色穿得適合她本身,下面一些街拍的圖片是想說明並非要每次都舉例造型師elisa nalin或雜誌總編Anna Dello Russo這些本來就很會用色的人,而我自己就是平凡人這樣距離感想法,而是想想,寫配色實驗室的我,並非拿過甚麼色彩學學位辦過無數次演講的色彩大師去很有原則地指點迷津,只是想沒有規則地去發掘不同種類的顏色,也藉由一種非公式單純喜好的學習方式,不僅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去使用顏色,也為了實踐讚美鼓勵每個人使用不同的顏色這樣的夢想罷了。了解基本的元則是讓你建立出基本的信心,不要老為別人問(你今天怎麼穿這色?)而嚇壞,而多嘗試出不同配色的實踐是為了幫助自己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



甚至襪子不對稱也無傷大雅







留言

熱門文章